河南出台彩礼指导标准不得高于6万 曾一场婚礼得花三四十万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着大操大办的习俗,因为如今普遍存在高额彩礼费和房车标配等要求,这对于男方来说经济压力是相当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12月1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还召开会议要求把反对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月后,河南濮阳台前县下文件对红白事标准进行明确要求,要求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不执行要被惩戒。
台前县下发的《台前县农村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中,提倡喜事新办简化婚前程序,简约订婚、结婚形式。要求进行彩礼控制,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提倡“不要房、不要车,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创业观,摒弃因婚借贷、婚后还账尤其是让老人背账还账陋习,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喜宴酒席控制在10桌以内,车辆总数控制在6辆以内。文件强调,《指导意见》的规定为当前最高标准,各地标准高于此标准的,按照此标准执行。
对于村民在具体操办过程中拒不遵守已列入本村村规民约规定的红白事相关标准,村“两委”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要第一时间介入制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负面曝光和集体不参与其红白事等方式进行惩戒。
该则《指导意见》曝光后迅速引起热烈讨论,不少深受结婚彩礼之苦的男方家庭基本都是债台高筑,苦了父母。更重要的是,普遍还出现了攀比之风,但为了面子却不得不这么做,否则会遭到耻笑。
据悉,台前县农村婚嫁彩礼等负担很重,濮阳包括台前的农村,比较流行的结婚彩礼,一般有三斤三两(100元面额的纸币用秤称重三斤三两约13万多元)、万紫千红一点绿(5元的1万张,100元的1000张,50元的若干)的说法。有的婚礼花得多的有三四十万元,有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孩子结一次婚,倾家荡产,还需要借贷。作为农民的父母,在十几二十万元的彩礼等结婚费用面前,往往是掏空积蓄并欠上债务,为孩子结婚,他们没少发愁和落泪,“现在农村谁家有两个男孩,非得把父母愁死。”
过完年就24岁的小伙子王峰,马上就要和未婚妻小丽结婚。感情甚笃的情侣,双方家庭却在彩礼钱等各项费用上闹得不愉快。女方父母提出彩礼128888元,但家境不好的王峰家觉得太高,女方却根本不肯让步,表示同村的女儿出嫁,彩礼都是这个数。如果自己女儿不到这个数,就是被嫌弃不值?为了达成这门亲事,王峰的父亲在儿子的婚礼跟着同乡远赴西藏打工,只为还债。
台前县的规定出来后,济源市大峪镇曾庄村进行了尝试,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村里的红白事举办做出了规定:婚宴酒席不得高于15桌,结婚车辆不得多于6辆,鞭炮不得多于300元,除此之外,满月酒酒席不得多于5桌等。统一规定接待宾客的时间为一天。
自打规定出来后,只要村中有人要办喜事,理事会的工作人员就会前去劝说。理事会成立后,对于婚宴酒席标准最初村民有些抵触,到如今很多人颇为拥护。两个多月前,一户村民家办喜事,按照这规定执行:酒席只设14桌,省了两三万元。
原本村里办红白事时往往会存在攀比心,直接导致很多家庭办一场婚礼下来欠了很多钱,村民说,如今统一规定了,攀比心理就不存在了,“可以节省2万到3万元还不丢面子,谁不喜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