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作曲家雅尼一曲和兰花在一起,仿佛走近一片清幽兰谷,看漫山遍野的兰花,伴着山谷的清风摇曳居于幽僻山谷,兰花安之若素,不自怜,不自哀,只静静绽放,属于自己的芳馨清婉恬淡的曲子,诉说着兰花的美兰,素为国人所喜爱诗经里,已有关于兰的记载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

2、到唐以后,我们今天熟悉的兰花,才逐渐进入家园花圃,我们时常所说的国色天香里的这个香,指的已经不是诗经里的兰草,而是北宋黄庭坚在书幽芳亭中所说的“兰蕙丛出”的兰花香了我们时常说的兰质慧心,已经是属于兰科植物的兰花的故事了让我们再回到古代那个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中的节日上。

3、诗经中所描写的春秋时代的兰不同于今日的兰花,是一种长在幽谷或水边的草兰兰草,因长在水边,又称泽兰多年生草本,茎叶根皆可入药本草注云“兰草泽兰,二物同名”王逸注“楚辞”称“兰,香草也”洪兴祖补注“兰芷之类,古人皆以为佩也”由于兰不仅有香味,暑天佩。

4、古代吟咏兰花的诗词赋曲以及散词琐语,代不绝传,佳作如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最早的咏兰诗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郑风·溱洧中“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阑兰兮”写兰最多的是屈原的诗屈原被贬到荒远之地后,在怨愤中,以。

5、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这是宋代苏辙的咏兰名诗兰花严寒不凋,芬芳高洁,幽香四溢,获得几乎压倒群芳的赞誉“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兰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至1000 年成书的诗经就有兰的篇章“溱与洧。

6、中国栽培兰花的历史悠久,追溯至2000多年前诗经中有对兰花的记载,如“方秉兮,为兰”屈原在离骚中也有提及“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然而,这里的兰和蕙并非现代的兰科兰花,而是属于菊科的兰草和薰草早期“兰”字所指的本义是菊科植物,而非春兰近代误以为“兰”。

7、花中君子,指的便是“梅兰竹菊”中的兰花兰花,其香素雅,不争群芳,却自得幽香,如同君子一般,不仅风姿卓绝,更有着高尚品格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诗经诗经中多有赞颂兰花,称其“身处幽境,吐露芬芳,不与百花竞艳”,以此彰显其高洁之质兰花的君子之。

8、意思是兰花开时,在远处仍能闻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们不去采摘兰花佩戴在身上,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伤呢出处幽兰操唐·韩愈 原文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